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

選擇:智慧的試煉



人歷練多了,很自然地,對「命運」的感觸和體認也隨之變多。或許大家從生命經驗中,逐漸地感受到命運和心念之間的互動:到底是心念決定命運,還是命運決定一切?有一種說法,命運只是給一個人設定了許許多多的可能,一件事,命運給路,心念為選擇,心志為力。所以,心念與命運的關係就是命運給出了範圍,心念所做的選擇決定了結果;不同的選擇,果報自然不同。

如果你能覺察,那就有所選擇

一個故事。
一位先生下班回到家中,公事包隨手一扔就累躺在床上呼呼大睡,太太無法克制心中的怒火正式開罵:「不換衣服就躺在床上髒不髒?被單都是誰洗的……」。這時候先生慢慢張開剛甦醒的眼睛,說了一聲抱歉,解釋是身體不適的原因。太太此時心中升起一股不捨,然後發現,其實在開罵的那個當下,她是可以有所選擇的

從修行的角度來看,能知道你可以有所選擇,那就是一個契機---向上提升的契機,可以改變的契機。但是,我們是不是常常不自覺地,忽略了其實我們是可以有所選擇?然後,對一件事的反應就被我們的習氣給綁架了。所以,知道可以有所選擇是很棒,但是還不夠,還要能做出選擇,這才是功夫。那這功夫在哪裡?就在覺察的功夫,透過覺察超越習氣對我們的束縛,不讓習氣制約了我們做出選擇的可能。

如何增進覺察的功夫?禪修[1]是一個好的方法,從禪修的練習中累積覺察的經驗,並鍛鍊持續覺察所需的心力。

建立在覺察的基礎,諸如謙卑、打破既有的框架、擴大我們的視野與放下執著等等,凡此種種的練習都可以有利於讓自己接受及涵納各種新的選擇。相反地,沒有覺察的基礎,那所有的一切就容易淪為口號,變成口頭禪。



看著目標解決問題:做一個「最佳」的選擇

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,那如何能做一個最佳的選擇?謙卑會不會幫你做出一個好的選擇?未必,謙卑會增加你選擇的機會,但未必能幫你做出好的選擇。目標很重要,不同的目標會導致不同的選擇,並進而導致不同的果報。例如,一對夫妻吵架,如果他們只是要取得當下的爽快,那就離婚吧。如果目標是希望能解決彼此的歧異,以開創兩人共同的未來,那當然會有另外的作法。

如果把「如何提升我們的生命」當作目標,那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的選擇呢?利他、低聲下氣、平等心、無常、輪迴、放下我執等等[2],這些都是很棒的觀點,這些觀點如果能融入我們的生命,並成為價值觀的一部份,那麼,我們所做出的選擇,對於能幫助我們提升生命層次的機會就會高很多。如果你的目標只是尋找明日的快樂,想當然爾,那將會導致另外的選擇。所以,再一次強調,目標很重要,而且,要看著目標解決問題。

在修行的路上,各位的目標是什麼呢?這是一個大問題啊,大家都應該好好地去思考,給自己理出一個頭緒,然後堅定心力:修道如初,成佛有餘。

選擇,智慧的試煉

選擇無所謂內在與外在。
或許環境給了你一些限制,這可以說是命運的範疇,但最終你還是在生命的每一個環節不斷地做出選擇,而這是心的運作。透由心志的運作,接著有可能會推演出新的命運格局。在這循環的框架中,基於我們自主心念所做的「選擇」,就是驅動生命往前滾進的巨輪。做出了選擇之後,究竟是向上呢,還是向下呢?這就是選擇的智慧,不是嗎?



洪景山





[1]禪修就是修習禪定,禪定就是覺察的連續狀態
[2]如何正確地利他、低聲下氣、平等心、無常、輪迴、放下我執等等,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,必須探討,但不是「選擇」這個議題所涵蓋的範圍。

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

回應靜慧:狂心頓歇、歇即菩提


妳的心有比較平靜了嗎?

昨天你就真的就像在火宅中,一顆心狂暴不安,妳的「內觀」的功夫彷彿在那一段時間自妳的生命中蒸發殆盡,妳回想一下看看,是不是如此?

不過,萬物都有他的啟發,靜下來想想,昨天那個樣子是不是修行的最佳「負面示範」?

l  如果心裡沒辦法因為修行而更恬靜與輕鬆,「務實面」上無法有所突破,我認為這不算修行

務實面上是什麼?就是生活,生活上給妳的所有的考驗!

要超越生活給妳的考驗,唯一之道就是面對他、處理他、放下他。沒有拿起,哪有放下?不去體會其中的萬般滋味,一步一步去還清其中的因果?又談何放下?放下的基礎至少是無憾,無憾以後才談看清,看清之後才能輕輕放下還自己一片雲淡風輕。

所以,不要逃避,不要躲閃!

我常想,修行的人往往帶著一份滄桑,因為他必定要在紅塵中打滾,紅塵練心。
可是,滄桑中帶著從容和淡定

l  狂心頓歇、歇即菩提

命不可改,運卻有高低起伏,遇見低運的時候(就像你昨天),任何小事都可能造成連鎖的反應,在這種時候,行為和氣場無疑就成了關鍵.......走出低運時的關鍵。
妳的行為和氣場就是自己強大的內心,自己和自己狂暴的內心打仗,你打敗它一次,它就強大一次!就是說,你不跟隨自己的慌亂,不放任自己的暴躁,你始終堅信,你始終樂觀,隨著你強大的內心,自然就有了堅定的行為和正面的氣場,這樣周圍的低氣運就如拂過山崗的清風,他橫任他橫,清風拂山崗!!這就是「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」,我們或許沒有辦法避免山窮水盡,但總能創造坐看雲起時的恬淡吧!

所以我才會說:狂心頓歇、歇即菩提
8字,寓意深重,望自體會。

或許妳再想想,妳對林大哥善意提醒的回應,以及對菩薩生日團拜的奇特反應,不就剛好中了低運的魔咒所產生的一連串連鎖反應的一環?換做平時,妳不應該會有這樣的回應吧......

l  好好考試

還有,別說低運是誰造成的,是誰給妳帶來的喔!說這些都沒意義,真正要緊的是,妳如何面對你的挑戰,保持一種平和、從容和淡定,這才是修行者應該要去超越的

所以我才說,如果有「成就」這麼一回事,那你已經拿到入場券了,因為,妳現在不就是正在入場考試嗎?但是,不要自滿於入場,要想如何出場才是正道。

還有,不要怨惱出考題的長官,說他的題目出的不好,要知道,他能針對你的弱點出題才是好考官,是老天爺的眷念,他是你的貴人,要尊重他,要感恩,感恩貴人、感恩天!

還有,最後一點,很重要的一點,不要無心中也去當出考題的人,這裡所指的「無心」就是習性的反應,依著妳的習性去回應、去對應,甚至反擊,就是無明。

看顧好妳的心,好好解題就是,這就是修行者應該要辦的事。


出考題,和修行無關。不在智慧引導的前提下出考題,是無明,充其量也只是老天爺的打手。妳說,出考題會導致成就嗎?

洪景山